春節假期已經結束,各企業陸續迎來復工復產,該階段歷來是安全生產關鍵期、事故易發期,假期后設備開停車、員工思想松懈等疊加個別企業趕工期、搶進度的強烈意愿,極易帶“病”生產,導致安全事故。復工復產要警惕哪些安全風險?叉車使用單位如何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安全防范措施?落實節后安全復工復產工作這份安全提示請收好:
特種設備復工準備“六個一”
(一)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專題會議
由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主要負責人主持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專題會議,部署安排特種設備復工復產相關工作,在會上主要負責人要明確特種設備責任人,整體安排培訓、安全檢查、應急演練等各項工作,強化各項管理、應急制度落實。
(二)確認一遍作業人員到崗情況
作業人員未到崗或班組、設備未準備齊全前,避免倉促開工。特別注意持證人員未及時返崗的情況下,嚴禁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指派無證人員臨時頂替操作。
?
(三)組織一場特種設備安全培訓
組織培訓并召開全員大會,提升員工安全意識,普及必要的特種設備安全知識,培訓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,保障員工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,了解事故應急處置措施。
(四)核查一遍特種設備安全狀況
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恢復生產前須按規定做好安全準備,對設備開展一次全面安全檢查。重點關注各類安全保護裝置是否正常、是否在檢驗有效期,并按要求做好記錄。對于使用單位自身無維保能力的設備,要請有資質單位進行維保,防止在維保過程中發生事故。自行維保的,要切實做好相關防護措施,防止意外發生。
(五)消除一批安全風險隱患
對于復工復產檢查發現以及前期未及時消除的問題隱患,務必整改到位,切勿讓特種設備“帶病運行”,不整改到位的設備一律不得投入使用,未取得對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的員工嚴禁上崗操作。
(六)制定一份應急處置方案
使用單位要根據特種設備類別、特征,核對往期檢查、故障記錄,結合天氣、人員、組織情況,制定應急預案,檢查應急物資是否齊全,組織應急人員到崗培訓并做好記錄,做好突發事件應對準備。
?
叉車檢查重點
1.重點排查輪胎、貨叉、擋貨架、門架的磨損情況,確保無開裂、變形和嚴重磨損,特別注意叉車保險帶是否可靠有效。
2.觀光車重點排查車輛制動裝置是否有效。
3.檢查車輛液壓系統有無泄漏;安全帶、后視鏡是否完好;車輛制動裝置是否有效。
4.檢查是否按照要求設置保護設施、警示標志和限速提示。
5.是否根據場車工作區域的路況規范場車作業環境。
6.嚴格按操作規程作業,做到“十不準”。
(1)不準無證駕駛。
(2)不準酒后駕車,行駛中不準吸煙、飲食及閑談。
(3)不準在行駛中單手脫把駕駛。
(4)不準疲勞駕駛。
(5)不準在廠區道路上超速行駛。
(6)不準急剎車或急轉彎。
(7)不準證照不全的車輛在廠區行駛。
(8)不準存有故障車輛行駛或作業。
(9)不準在燈光失效時進行夜間行駛。
(10)不準超長、超寬、超高裝載貨物,不準超員載客,不準違章裝運危險品貨物。
其他風險
除技術性風險外,還應注意:一是關注人員心態,確認節后從業人員的身體、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,滿足生產要求方可上崗;二是關注生產組織恢復,根據復工復產時序進度安排,提前開展人員、物資等保障工作準備;三是嚴格培訓考核,確保不合格工人不上崗;四是研判惡劣天氣安全風險并制定應對措施,結合實際加強作業現場安全管理;五是關注作業環境變化,全面開展作業條件確認檢查,及時整治隱患;六是合理安排工作任務,合理調整工序,加強現場管理,避免因趕工期、搶進度產生安全問題。
工作要求
叉車使用單位要迅速組織開展特種設備隱患排查,不留盲區和死角,結合工作實際,深入分析自身設備設施面臨的安全風險,對能立即整改的安全隱患,要立即整改到位;對需要延期整改的安全隱患,要形成隱患清單,明確責任人員,限期落實整改措施,待安全隱患確認排除后再使用設備。